
2025年10月10日,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如约而至。围绕“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”的年度主题,连云港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、中国狮子联会连云港地区服务队、连云港好心情综合门诊部携手举办了一场热闹又实用的主题活动。活动以科普展、专家讲座、有奖竞答、爱心捐赠轮番上阵,把专业心理健康服务,直接送到了市民眼前,不少带着孩子来的家长说:“这样的活动太实在了,既学了知识,又解了难题。”
一、科普展板前:把“专业知识”变成“家常话”
活动现场,十余块科普展板就围满了人。这些展板没有那些让人头疼的专业术语,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内容——从“怎么判断自己心理是否健康”的六大标准,到“家里人情绪不好该怎么识别”的实用技巧,甚至还把“精神疾病不是‘疯病’,求助不丢人”这种最容易被误解的点,讲得明明白白。
市民们看得认真,有人掏出手机拍知识点,有人凑在一起讨论。一位妈妈拉着上小学的孩子,指着“精神疾病去污名化”的板块说:“你看,就像感冒了要吃药一样,心里不舒服也可以找医生帮忙,这不是软弱,是懂得照顾自己。”好心情的工作人员在旁边不时答疑,“我们提前打听了大家常问的问题,特意把这些内容放上去,就是想让老人小孩都能看明白,心理健康没那么‘高深’。”
二、专家咨询区:张悦秋主任为孤独症家庭“量身支招”
“孩子在幼儿园总躲着小朋友,叫他也不怎么应,我们到底该怎么办?”专家咨询区里,孤独症儿童家长们围着张悦秋主任,问题一个接一个。张主任是连云港好心情综合门诊部的儿童心理专家,做这行快20年了,还拿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,家长们都愿意跟她聊。
当天她专门讲了“孤独症孩子怎么融入社会”,提出“先找有融合资源的幼儿园”“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”“教孩子认社会规则”三个建议,还举了自己接诊过的例子:“有个孩子之前不敢跟人说话,后来在幼儿园跟小朋友一起玩积木,慢慢就敢开口了。”讲座结束后,她又留了两个多小时,给20多组家庭一对一咨询。姓李的家长走出咨询区时松了口气:“之前总不知道下一步该做啥,张主任跟我说先去社区幼儿园问问,还教了我怎么跟老师沟通,心里亮堂多了。”
三、有奖竞答时:老少都抢答,知识“玩着学”
“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个国际组织发起的?”主持人刚把问题抛出来,台下就有人举手了。这是活动里最热闹的环节,20道题既有节日常识,也有“怎么调节坏情绪”“怎么关心孤独症孩子”这类实用内容,从五六岁的小朋友到六七十岁的老人,都凑着热闹抢答。
奖品也都是过日子能用得上的——水彩笔、儿童水杯、独立包装的口罩,答对了就能拿。10岁的王梓轩举了三次手,答对三道题,抱着水彩笔笑得合不拢嘴:“原来心理健康还有这么多学问!我以后要告诉爸爸妈妈,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来找这里的医生。”负责竞答的工作人员说:“平时讲心理健康,大家可能觉得有点严肃,这样答题赢奖品,大家愿意听,也记得住。”
四、爱心捐赠后:小礼包藏温暖,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”
活动快结束时,工作人员一起,把装着口罩、洗衣粉、肥皂的爱心礼包递给参与的家庭。陈女士接过礼包时,眼圈有点红,她的孩子是孤独症患者,平时总觉得“自己扛着事儿”,这次来活动,不仅听了专家建议,还拿到了礼包:“每次参加活动,都觉得有人惦记着我们,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,心里特别暖。”
志愿者李静一边递礼包一边说:“东西不贵重,但就是想让这些家庭知道,社会上有人关心他们。”连云港好心情综合门诊部的负责人也说,这次活动是想试试“专业机构牵头,社会力量帮忙”的模式,以后还会多办这样的活动,比如去社区讲科普、请专家来义诊,“我们就是想让心理健康服务不只是‘在医院里’,而是能走到大家身边,让有需要的人都能用上。”
“用科学消解偏见,用关怀温暖心灵”。这正是好心情想做的:让“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”,不只是一句口号,更是能摸到、能用上的实在帮助。
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。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,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,请谨慎参阅。 本文为转载文章,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。

好心情健康

好心情健康

好心情健康

空谷幽兰